近年來,國內愈來愈多的施工企業由于對安全的重視及對效率的追求,開始逐漸傾向于使用高空作業平臺替代腳手架、爬梯、吊籃等進行施工。在行業風向標式的2014上海寶馬展上便可見一斑:Snorkel、吉尼、JLG、星邦、運想、中聯、Skyjack……等眾多高空作業機械生產廠商紛紛亮相,甚至還有許多沒有見過的"生面孔"出現,可謂硝煙彌漫、競爭激烈。
據了解,目前中國內地市場上用于租賃的高空作業平臺僅7000余臺,而較早發展高空作業平臺租賃的單香港地區數量就達到7000至8000臺,新加坡、韓國的擁有量更是遠遠超過這些數字。隨著我國基礎設施的完善,預計我國的高空作業平臺到2015年保有量將增加到4萬臺。
另據2014年各大工程機械產品銷售數據統計:除叉車外,高空作業平臺是唯一保持正增長的產品。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幾年高空作業平臺的發展值得關注。
中國的高空作業設備市場是充滿機遇的,市場蘊藏的潛力要完全釋放出來需要做的不僅僅是企業,從政策導向、行業標準、產品品質、銷售策略、產品適用性等方面都要予以加強。面對中國市場的快速變化,中國企業也將面臨新一輪的競爭壓力,無論從哪一點,行業的變化在所難免,中國的高空作業設備市場將會帶來新的變革,而這變革的背后也是中國工程機械市場與用戶需求進一步融合的過程,對整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都會提出新的思考。